一、有利因素
(一)政府重點扶持環保產業的發展
2016年12月發布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到要加快發展*環保產業。大力推進實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動區域與流域污染防治整體聯動,海陸統籌深入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促進環保裝備產業發展,推動主要污染物監測防治技術裝備能力提升,加強*適用環保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和集成創新,積極推廣應用*環保產品,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全面提升環保產業發展水平。
2016年12月發布的《“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中,政府也明確提出了主要目標,到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升,節能環保產品*明顯提高,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有利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制度政策體系基本形成,節能環保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
2017年10月工信部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到,要強化技術研發協同化創新發展,推進生產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推動產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發展,引導行業差異化集聚化融合發展,鼓勵企業化開放發展。同時,加強行業規范引導,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充分發揮中介組織作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二)政府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近年來,綠色金融正逐步成為環保融資的機遇和亮點。“十三五”時期,綠色金融制度將進一步完善,支持有條件的銀行探索綠色金融專業化經營,強化直接融資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建立綠色發展基金、投資節能環保產業。探索發展綠色保險、綠色擔保等新金融產品,逐步完善綠色金融體系。綠色金融的發展將有利于快速推動環保產業的發展。
(三)環保產業市場環境得到優化
針對地方保護行為,中央政府正在逐步清理廢除地方自行制定的影響統一市場形成的限制性規定,嚴肅查處設立不合理招投標條件等行為。針對惡意低價競爭問題,中央政府也在探索改革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招投標機制,建立質量優先的評標原則,大幅增加技術標權重。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嚴重違法失信的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實施跨部門聯合懲戒。環保產業的市場環境正在得到優化。
二、不利因素
(一)行業法規不健全,尚未形成統一的產業標準體系
節能環保產業涉及很多領域,目前我國尚未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節能環保行業法規及產業標準體系。地方政府已出臺的關于促進清潔生產、節能、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存在可操作性差的問題。同時,由于尚未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導致行業內部出現惡性競爭。另外,由于政策法規不完善,使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市場化發展受到限制。政府既是節能環保產業政策的制定者,也是節能環保行業的“大客戶”,政府對節能環保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將直接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但由于行業法規不健全,尚未形成統一的產業標準,使政府在環保領域進行決策時,面臨想放手又不敢放手的尷尬局面。
(二)中游融資能力較弱,產業運營模式有待完善
由于投資周期較長、資金需求較大、較慢和受政策影響較大,而且現階段服務市場秩序尚不規范,大多數節能環保服務企業的規模較小、服務水平較低,因此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
(三)節能環保產業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
目前節能環保上游設備領域是一個接近充分競爭的市場,大量中小型企業圍繞價格、產品和服務質量展開競爭。我國節能環保上游設備領域的行業集中度總體較差,市場化程度較低。節能環保常規技術產品已經相對成熟,但在技術產品方面仍較為欠缺,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低水平運營現象較為普遍。
電話
微信掃一掃